被我们当作孩子的棒棒(纪念棒棒去世九周月)
被我们当作孩子的棒棒(纪念棒棒去世九周月)
在这里是棒棒的姥爷在说话。今天,棒棒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九个月了,特写此文纪念他。
人们家里饲养狗狗,大多分为两种情况,一种是当作宠物来养,很爱,因为它们给主人带来乐趣;还有不少人在当作宠物的同时,把宠养的动物注入了许多人性化的因素,因此成为了家庭的一员,成了“儿女”或“孙子”。我和我的老伴,对待我们的狗狗棒棒,就是这后者的情况。
我把逝去的棒棒的点滴细节,写在这里,藉以抒发我们的思念之情。
叫门
每天清晨,一般是“姥姥”带棒棒出外玩儿。回家时到门口,我在门内先不主动开门,这时姥姥会催促,“棒棒,快叫姥爷开门!”不理,棒棒眼瞅着门,不动。再催,仍不动;第三次催,“汪汪”,开叫,并着急地用前肢拍门。这时我开门并作出欢迎的姿态,棒棒冲了进来,“目空一切”,骄傲地跑到卫生间,等待我们给他洗。那神态是:“我的功课我会自己做好,我比你们到得早。来,洗吧!”
这样的功课作了十多年。现在盼望着那叫门声,但永不再出现了。
生气
棒棒还有个小脾气,伤了自尊就会“生气”。这种脾气的养成,可能是因为拿他当孩子抚养,娇惯而成。特别是在吃的问题上,他自认有些食物,例如带骨头的鸡肉,属于他的“专利" 。但鸡骨头稍一吃多,就会呕吐或腹泻。禁止他吃的话,他会推你的腿和发出不满的叫声。如果三次索要还遭拒绝,就显出明显生气的模样,并藏到床下椅下,不哄他三遍,并用柔和的语气,它是不会继续吃饭的,再给骨头也不吃了:“我不是非得吃,是因为你们的态度而生气。”
生气的小样不再重现了。
护家
棒棒自幼被宠爱。因为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,圈在家里的时间多,外出活动的机会少,胆小,内向,好静,他绝对不能担当“看家护院”功能。但有一次他露脸了。那是他两三岁的时候,我们居住的楼房进行外墙粉刷,从一楼到顶层都搭了脚手架。一天,我和老伴一起外出,家里只留下棒棒。当我们回来进入楼道时,就听到从五楼的家中传来棒棒雄壮的连续的叫声。我们快步进入家中,看到棒棒正朝着纱窗外脚手架上干活的工人用叫声示威。摆出勇敢的进攻姿态。他虽然见到我们,但既不停止叫,又作出并不需要理睬我们的神态。当时,我解读他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则是:“我很棒,这不算什么。并不是因为你们在家我才勇敢的保护咱们的家。”
棒棒,我和姥姥还能再次听一听你的叫声吗?
「该帖子被 天堂网园丁 在 2009-12-9 8:21:34 编辑过」